
紧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守护生命的关键一步
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快速、有效地建立紧急气道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环节。无论是严重创伤、呼吸衰竭,还是麻醉意外,气道管理的及时性与专业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紧急气道处理的应对能力,我院邀请对口支援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副教授张明强进行相关专题培训,聚焦“紧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为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化指导。
培训会上,张教授详细介绍了紧急气道的适应症,关键技术与方法,强调团队协作与流程优化,并介绍了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
1. 紧急气道的适应症
当患者出现窒息、严重低氧血症、气道梗阻、呼吸心跳骤停、严重反流误吸风险时,需立即建立紧急气道。常见场景包括:重度颅脑损伤、喉头水肿、溺水、醉酒、中毒、癫痫发作、呕吐误吸、围术期气道梗阻等。
2. 关键技术与方法
基础气道管理:仰头抬颏法、口咽/鼻咽通气道置入。高级气道建立:气管插管(经口/经鼻)、喉罩(LMA)应用、环甲膜穿刺术(紧急情况下)。困难气道处理:借助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或超声引导,制定个体化方案。气道建立方式:清醒插管与快速序贯诱导插管(RSI)的适应症与应用场景。
3. 团队协作与流程优化
强调多学科协作(急诊、麻醉、ICU),推行“ABC”原则(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并通过模拟演练提升应急反应速度。
4. 并发症预防与管理
警惕误吸、气道损伤、缺氧性脑病等风险,术后需密切监测血氧、二氧化碳分压及气道压力。张教授指出:“紧急气道管理是“黄金五分钟”内的核心技能。医护人员需熟练掌握多种技术,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安全、高效的方法。
紧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是急危重症救治的“生命线”。未来,我院将持续推进气道管理标准化培训,提升全院急救水平,为患者赢得更多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