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融合开辟外科新路径——ERAS体系下的临床治疗新突破
清晨,外科蔡志军主任带着医生团队查房时,总要多问一句:"昨晚睡得好吗?中药贴敷位置痒不痒?"这些看似平常的问候,藏着中医融入外科康复的巧思。
让古老医学绽放新芽
当循证医学遇上东方智慧在最新发布的《JAMA Surgery》期刊上,一组来自中国西南的数据引发国际关注:中医护理技术使肺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7.2%。团队将中医适宜技术与国际通行的ERAS(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形成特色方案:
术前:耳穴压豆缓解紧张情绪,减少安眠药、止痛药使用。
术后:中药外敷+穴位贴敷"双管齐下",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疼痛。
出院:定制中药调理体质。
看得见的效果
主治医师杨泽朗翻着病历本举例:"像上周出院的周先生,胆囊结石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行走,比常规康复快了2天。"病房里患者们自发拍着照片:有人展示耳穴贴,有人拍下中药包。
科研不忘医者初心
团队正在统计“中医中药在外科ERAS中的应用案例”,没有复杂的分子机制,只有朴实的记录:“28例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平均缩短12小时”。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对口支援专家陈岳威说:“我们不追求惊天动地的数据,只希望每个患者少受点苦。”
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通过优化围术期管理减少创伤应激,促进快速康复的医疗模式。2023年《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强调其核心在于多学科协作与个性化干预。
外科应用价值
1.缩短住院时间:通过早期进食/活动策略,平均住院日减少3-5天(《肝胆胰外科加速康复手册》,浙一医院2023)。
2. 减轻痛苦:多模式镇痛使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下降60%(《ERAS指南:妇科肿瘤学》2023)。
3. 降低费用:减少并发症使人均医疗支出节约28%(《加速康复外科理论与实践》2018)。
4. 科研转化:中医护理技术被纳入2025年《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临床应用指南》,形成12项循证推荐。
"银针细线连古今,仁心仁术济苍生。守得云开见月明,岐黄新篇自此成。"我院外科将中医适宜技术与国际通行的ERAS(加速康复外科)引入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部分成效,下一步更要深化、拓宽其理论的学习,为临床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外科简介
现有外科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4名。
现科室拥有奥林巴斯腹腔镜、胆道镜,膀胱镜、超声波体外碎石机、C型臂等先进设备。
已能常规独立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腹腔镜下阑尾切除、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腹腔镜下胆道探查、经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无张力疝修补、各种崁顿疝复位修补术、肠切除、吻合术、肝脾破裂修补术、脾切除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抽剥术、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清除术、超声波体外碎石等手术。
近年来在组团式帮扶、对口支援专家带领下,逐步开展部分骨关节手术、脊柱骨折手术,以及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膀胱镜下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