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知识】阻断“三病”母婴传播,守护母婴健康
生育健康的宝宝是每一对夫妇的愿望,一个健康生命的诞生来之不易。
让我们一起阻断“三病”母婴传播,守护母婴健康。
每一位准妈妈在产检时医生都会开出“三病”筛查,“三病”是什么?
三病即“艾梅乙”为艾滋病、梅毒、乙肝的简称。
“艾”-艾滋病
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感染艾滋病病毒会导致人体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引发全身性疾病,如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以及恶性肿瘤。
“梅”-梅毒
梅毒即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具有传染性。梅毒会攻击全身脏器和器官,产生多种症状,引起皮肤、神经和心血管等多系统的损害,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乙”-乙型肝炎
乙肝为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根据病情进展分为急性、慢性肝炎,会导致肝脏不同程度炎症坏死、肝纤维化、引起肝脏癌变的慢性疾病。
传播途径
“三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进行传染传播。
性传播、血液传播可以通过规范自已的行为从而避免沾染病毒,而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主要途径。
消除母婴传播具体措施
孕前:早筛查,早干预 - 婚前/孕前检查:夫妻双方应主动检测HIV、梅毒和乙肝,早发现早治疗。 - 疫苗接种:乙肝易感女性建议接种疫苗(如未感染)。
孕期:规范产检,阻断传播 - HIV:感染孕妇需服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载量。 - 梅毒:青霉素治疗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 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需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球蛋白。
分娩与产后: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新生儿定期复查随访,确保阻断成功。
健康小贴士:三病”母婴阻断的成功率超95%,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除三病母婴传播,拒绝家庭暴力与歧视
在此我们呼吁:医务人员及全社会各组织应关怀与支持孕产妇及儿童,营造促进性别平等、反家庭暴力、无歧视医疗社会环境,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多一份理解,少一分歧视和冷漠!不歧视,不孤立“三病”感染者;给予他们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以爱之名,反对歧视“三病”感染者,给他们一个平等的公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