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孩子热性惊厥怎么办?专家教你科学应对不慌乱
那一刻,孩子身体僵直、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动,对您的呼唤毫无反应——任何父母遭遇此景都会魂飞魄散。但请记住,您的冷静是孩子第一剂良药。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可怕,但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并不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长期伤害。这篇指南将带您科学应对。

一、 认识热性惊厥:不只是“高烧抽风”
1. 它是什么?
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特指在发热(通常肛温≥38℃或腋温≥38.5℃)时出现的惊厥发作,排除了颅内感染、代谢紊乱等其他明确病因。常见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
2. 两大类型:预后大不同
单纯性热性惊厥(占70%-80%)
表现: 全身性发作(双眼上翻、四肢抽动),持续时间短(<15分钟),且在一次发热病程中仅发作1次,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
核心提示: 这种情况预后非常好,不会损害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智力,家长不必过度焦虑。
复杂性热性惊厥(占20%-30%)
表现:发病年龄多<6月龄或>5岁,发作前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局灶性发作(如单侧肢体抽动)或全面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长(≥15分钟)或一次热程中发作≥2次,发作后可有神经系统表现。
核心提示: 这种情况需要医生进行更详细的评估,以排除潜在病因。
二、 突发惊厥!家长“黄金急救”四步法
请牢记这个核心原则:大多数惊厥会在1-3分钟内自行停止。您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孩子安全,而非强行中止发作。

1. 保持镇静,安全安置
做: 立即将孩子侧卧在平坦、安全的地板或床上,移开周围坚硬、尖锐的物体。
为什么: 侧卧位可以防止唾液和呕吐物误吸入气管,是防窒息的最关键姿势。
2. 畅通呼吸道,勿塞东西

做: 轻轻将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如有明显分泌物,及时清理。
严禁(重要!):
不要将任何东西(手指、筷子、毛巾)塞入孩子口中,这极易导致牙齿损伤或窒息。
不要强行按压或束缚孩子抽动的肢体,可能造成骨折或关节损伤。
不要掐人中、虎口,这不仅无效,还可能带来额外伤害。
3. 记录时间,密切观察

做: 如果有条件,尽可能迅速看一眼时钟,记录惊厥开始的时间。观察孩子的具体表现(是全身抽动还是局部抽动)。
为什么: 准确的发作时长和表现,是医生判断病情和类型的重要依据。
4. 耐心等待,自然停止
做: 保持冷静,等待惊厥自行结束。
在此期间,请勿进行物理降温或尝试喂药! 这不仅无效,还可能刺激孩子或导致窒息。
三、 惊厥停止后,何时必须就医?
惊厥停止后,孩子通常会进入嗜睡或深睡眠状态。此时,请根据以下情况决定下一步行动:

出现以下“红色警报”,必须立即就医或拨打120:任何持续 >5分钟 的惊厥发作;在短时间内反复发作;发作后,孩子意识没有恢复、呼吸异常或看起来极度虚弱;’发作时表现为单侧肢体抽动(局灶性发作);首次发生惊厥。
四、 关于热性惊厥,家长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1. 会烧坏脑子、留下后遗症吗?
答:请完全放心。 单纯性热性惊厥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远期健康。它带来的主要风险是发作时的意外伤害,而这正是我们学习急救知识的目的。
2. 发烧时提前吃退烧药能预防吗?
答:不能。 退热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孩子的不适,并不能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很多惊厥发生在体温快速上升的初期,往往在您发现发烧时,惊厥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
3. 以后还会复发吗?
答:有可能,但概率因人而异。 约1/3的孩子可能会复发。首次发作年龄小(<12月龄)、有家族史等因素会提高复发风险。但即使复发,绝大多数仍是良性过程的单纯性发作。
4. 会影响打疫苗吗?
答:不影响。 热性惊厥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不接种疫苗反而会让孩子暴露于更大风险的传染病中。接种后若出现发热,按常规退热处理并密切观察即可。
知识是驱散恐惧最有效的光。通过今天的了解,您已经知道,热性惊厥更像一场孩子神经系统在特殊发育阶段的“短暂风暴”,虽然来势汹汹,但终究会雨过天晴。您是孩子最坚实的依靠,请将这份知识收藏并分享给更多的家长,让我们共同为孩子撑起一把科学的保护伞。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