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五官科开展扁桃体等离子手术专题讨论会
近日,在“传帮带”对口支援专家刘洋主治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组织下,我院五官科举办了一场以“扁桃体等离子手术”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会。王玉华副主任医师以及杨照燕、边续萍等参与讨论。会议聚焦于扁桃体疾病的治疗现状及等离子手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旨在进一步提升医院在该领域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聚焦前沿:扁桃体疾病治疗现状与等离子手术优势剖析
扁桃体疾病是耳鼻喉科的高发病种,该疾病的反复发作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容易引发免疫性肾病、鼾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而传统的扁桃体手术方法存在出血多、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时间长等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扁桃体等离子手术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关注。该技术利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原理,通过双极射频电场产生低温等离子薄层,以生理盐水作为递质,使手术刀头在接触组织时能够在60℃左右的低温状态下实现组织的汽化和消融。其具有创伤小、止血迅速、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等显著优点。此外,该技术适应范围广,不仅适用于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的治疗,还广泛应用于成人扁桃体疾病的治疗。
二、智慧碰撞:扁桃体等离子手术专题讨论会深度探索
在讨论会上,我院的耳鼻喉科专家们围绕扁桃体等离子手术的临床应用、技术细节、患者术后管理以及并发症处理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专家们分享了各自在实际操作中的经验与心得,对如何进一步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效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三、细节至上:扁桃体等离子术后出血的诊治与处理
在术后出血处理方面,专家们进行了重点讨论。他们指出,术后出血是扁桃体手术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并发症,尽管等离子手术技术已经大大降低了出血风险,但仍然需要谨慎对待。专家们强调,术后出血的处理需要根据出血的时间、程度和原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术后出血的分类与分级:术后24小时内的出血称为原发性出血,24小时后的出血称为继发性出血。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将术后出血分为3级:1级出血可自止;2级出血需通过冰敷、止血药物等保守治疗止血;3级出血则需再次手术止血。术后出血的处理方法:对于1级和2级出血,主要采用冰敷、止血药物、局部压迫止血等保守治疗方法,若术腔感染则应用抗生素治疗。对于3级出血,即出血迅猛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电凝止血或缝扎止血,必要时及时输血。
术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专家们还强调了预防术后出血的重要性。术中应确保止血彻底,避免遗留残体妨碍血管收缩。术后6~8小时内是原发性出血的高发期,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口咽部出血情况。继发性出血多与局部感染、术后咳嗽和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因此术后应加强口腔护理,避免剧烈咳嗽和不当饮食。通过对本地区患者术后出血情况的分析,专家们发现,出血时间早、检查有明确活动性出血点是扁桃体等离子术后出血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检查发现有明确活动性出血点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治疗,避免时机贻误。
通过这些细致的讨论,专家们不仅分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提出了前瞻性建议,为今后开展扁桃体等离子手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此次头脑风暴讨论会的举办,不仅为我院的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医院在耳鼻喉科领域的发展。未来,我院将继续致力于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