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岁高龄不再是禁区!我院成功实施首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手术
7月16日,我院收治了一位90岁高龄的患者,患者因不慎跌倒导致左髋部剧痛,活动受限。经外科骨科团队详细检查,确诊为“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面对如此高龄患者和复杂骨折类型的严峻挑战,在患者家属充分信任与支持下,医院外科骨科团队勇于担当,并于近日成功为老人实施了“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手术过程顺利,现患者已出院,此次手术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在老年髋部骨折微创治疗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技术亮点:髓内钉固定术
微创高效:本次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是一种成熟的微创技术。不同于传统钢板需大切口显露骨折端,它只需几个小切口,通过精准导引,在骨折闭合复位(无需大切口打开骨折处)后,将一根特制的“髓内钉”植入骨髓腔,再打入固定螺钉进行锁定。
优点1:稳定性强: 髓内钉位于骨干中央,生物力学性能优越,能有效支撑骨折部位,促进愈合,尤其适合稳定性较差的粗隆间骨折。
优点2:利于康复: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较轻,患者可以更早地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大大缩短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是高龄患者优选的手术方式。
突破与担当:高龄,不再是手术禁区!
90岁高龄进行此类手术,本身意味着极高的风险。老人身体各脏器功能衰退,对手术、麻醉的耐受能力降低,围手术期管理容不得丝毫差错。这不仅是对骨科技术的考验,更要求麻醉、内科、护理等多学科团队的精密协作和保障能力。
我院外科骨科团队迎难而上,术前会同麻醉、内科进行了详尽的风险评估和预案制定。在先进的设备支持下,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密切的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少、时间控制得当。术后,老人生命体征平稳,正在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和指导下逐步恢复。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成功应用,更是医院综合救治能力提升的有力证明!
信任与责任:为山区老人健康护航
家属的信任给予了医务团队莫大的勇气和动力。本例手术的成功,填补了我院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意味着小金及周边地区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今后无需再因年龄大、风险高而承受转院奔波之苦或被迫选择保守治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与上级医院接轨的先进、微创手术治疗,为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带来了康复的新希望!
我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精进技术、优化服务,不断提升综合救治能力,努力为区域内群众,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健康安全筑起更坚实的屏障。
什么是股骨粗隆间骨折?
它是指发生在大腿骨(股骨)上端,股骨颈与股骨干移行区域(大转子和小转子之间)的骨折。这个部位骨质较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之一。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
老年人往往存在骨质疏松,骨骼变得脆弱,即使轻微的外伤(如跌倒、扭伤)也可能引发骨折。特别是髋部,作为承重和活动的关键关节,风险更高。
粗隆间骨折危害有多大?
髋部骨折对高龄老人影响巨大,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它不仅导致剧烈疼痛、无法行走,长期卧床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等严重并发症,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科室简介:
现有外科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4名。
现科室拥有奥林巴斯腹腔镜、胆道镜,膀胱镜、超声波体外碎石机、C型臂等先进设备。
已能常规独立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腹腔镜下阑尾切除、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腹腔镜下胆道探查、经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无张力疝修补、各种崁顿疝复位修补术、肠切除、吻合术、肝脾破裂修补术、脾切除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抽剥术、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清除术、超声波体外碎石等手术。
近年来在组团式帮扶、对口支援专家带领下,逐步开展部分骨关节手术、脊柱骨折手术,以及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膀胱镜下检查、治疗。
专家简介:
孙健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于成都航天医院(现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工作。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创伤科,运动医学关节镜中心进修学习创伤骨科以及膝关节镜。取得《中国医师协会关节镜医师培训学院四川省基地毕业证》2022年3月至9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陕西省骨科医院)膝踝运动医学科,肩肘运动医学科进修学习,取得《中国医师协会关节镜医师培训学院陕西省基地毕业证》。
擅长:四肢创伤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保守,常见慢性骨病治疗,膝关节及肩关节关节镜保守及手术治疗,肩膝踝运动损伤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