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世界艾滋病日
2022年12月1日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根据血清分型,HIV可分为型(HIV-1)和Ⅱ型(HIV-2)。HIV主要侵犯的是T淋巴细胞,引起人细胞免疫严重受损,继而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恶性肿瘤等。
艾滋病的症状是什么?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血液传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2.性传播
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原体可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多性伴侣且没有保护的性行为可大大地增加感染、传播艾滋病的危险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哪些接触方式不会感染艾滋病?
哪些接触方式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3、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4、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5、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儿、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6、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7、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如何阻断母婴传播?
1、在婚检、孕前检查时,应完善艾滋、梅毒、乙肝等传染病的检查,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2、对于已确诊的艾滋病者,若有怀孕计划,建议进行规范化治疗后怀孕,同时整个孕期规范服药、监测,选择合适的时候分娩,产后减少母乳喂养,可大大减少新生儿因母婴传播患艾滋病的机率。
3、对未进行正规婚、孕检者,发现已怀孕,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尤其是艾滋、梅毒、乙肝等检查),若发现阳性者,及时干预,减少传播给孩子的风险。
4、及时服用阻断药。在发生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如无保护性行为、血液暴露等),及时到当地公共卫生中心(疾控中心)进行评估及用药。
图文均来自网络
编辑:马雪琪
审核:谢 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