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小时的生命护航——我院多科接力成功抢救缺血缺氧性脑病、心跳骤停患者
“收到调度指令,xx中心有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出诊!”9月18日上午10时许,急诊科警报声骤然响起,急诊主任钟飞医生、浙江德清县人民医院帮扶专家姚高祥、护士陈晓蓉迅速登车,120急救车如离弦之箭般驶向现场。
抵达现场后,患者已无自主呼吸、无心跳,情况危急。姚高祥专家及钟飞医师立即跪地开展心肺复苏,开放气道接球囊辅助通气,双手精准按压胸廓,节奏稳定有力;护士同步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团队配合默契如一人。在转运我院途中,按压动作并未受崎岖的山路影响,姚医生与钟医生交替进行,始终未停,一直保持高质量心肺复苏,监护仪的滴答声与医护人员的指令声交织,构成与死神赛跑的紧迫旋律。
顺利抵达医院急诊抢救室,等候多时的护士长杨茂俪带领护士团队无缝衔接,经过半小时不间断抢救,患者心电图终于出现自主心率及自主呼吸,患者瞳孔由扩大到缩小,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
生死时速:ICU团队力挽狂澜
在医护人员护送下,患者被安全转入重症医学科,接受进一步监护治疗。
患者恢复自主循环,但是血氧饱和度不稳、血压持续下降,命悬一线。危急时刻,我院ICU负责人马友军副主任医师立即组织 ICU应急团队,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紧急为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予以升压、营养心肌、营养脑细胞、减轻脑水肿、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逐渐稳定,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跨院接力:200+公里的生命守护
为患者后续得到更好的救治,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ICU团队迅速制定详细转运方案,组建由毛静医师为主导的转运团队,明确分工,确保监护仪、呼吸机、急救药品等关键设备在转运途中万无一失,经过两百多公里的崎岖山路,成功将患者转运至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双方团队完成无缝街接,为后续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奠定了基础。
从病人心跳停止到恢复跳动,这普普通通的几十分钟,对于患者及家属变得“与众不同”。我院医护人员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对医术的苛刻追求、对医者职业的信仰和不轻言放弃的信念,再一次携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此次与死神的赛跑,不仅是对急诊和ICU医护团队专业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操守的检验。展望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承“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理念,依托帮扶专家力量,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专家简介
姚高祥中共党员,急诊科主治医师,从事急诊临床工作8年,曾多次在县、市级急救技能竞赛中获奖,在急诊抢救,院前医疗急救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马友军大学本科学历,内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8年毕业于阿坝卫生学校,1998—2003年汗牛区中心卫生院工作,2003—2005年汗牛乡卫生院工作,2005年—2017年美沃乡卫生院工作,期间2013年12月—2014年3月在眉山市中医院呼吸内科进修,2018年—今在小金县人民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18年3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心内科进修;2019年6月—2019年9月,在新津县人民医院进修;2019年10月—2019年11月在核工业416医院进修;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进修。
主要擅长:呼吸道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呼吸内科常规操作,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检查;神经系统及心血管常见病诊治;危重症病人的诊断与处置。
钟飞主治医师,急诊科主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胸痛中心副主任,2009年毕业于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1年绵阳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进修半年,2013年绵阳中心医院心内科进修(远程动态心电图),2022年阿坝州人民医院培训(BLS)并取得证书,2022年~2023年四川省中医院心内科进修学习(介入治疗及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的检查与分析)。主要社会兼职: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呼吸慢病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委会委员。